责任编辑:本站编辑 来源:农药工业网 日期:2011-08-09
最近《经济半小时》聚焦水流困局,栏目先是报道了河北许多高尔夫球场,私自挖井,抽取地下水用于浇灌草坪。接着又曝出大连的高尔夫球场,竟然直接用城市饮用水库的水来浇灌草坪,并且还把混杂着农药、杀虫剂的污水排进了水库。
类似农药污染环境的文章早已屡见不鲜,农药企业更是百口莫辩。诚然,农药在生产,使用过程中的确存在问题,希望这些问题的报道可以给企业敲响警钟。
农药企业一方面要加快淘汰高毒农药的步伐,解决减少农药残留问题,减少化学农药的生产,加大生物农药的开发。另一方面提高生产过程中未反应的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,改进三废处理装置,农药企业在生产中应用清洁生产工艺,包括液膜分离技术、催化湿式氧化技术、焚烧处理技术、大孔树脂吸附技术、膜浓缩工艺从草甘膦母液中回收草甘膦的技术、利用萃取剂的萃取技术和多效蒸发技术,在生产上尽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可能性。
在注意清洁生产的同时,企业应该引导用户如何安全使用农药。减少因为违规用药而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。国外企业往往对农民进行农药知识和使用方面的培训,国外企业每年用于培训农民的费用高达数十万元,而国内企业往往不培训农民,只是为了卖药才培训经销商。由于农药的使用缺乏科学指导,全国大、中城市浅层地下水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,大约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,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。
如企业在销售农药的同时可以普及农药使用的知识,在农药销售点摆放安全使用常识的资料,指导用户提高识别假劣农药和安全使用的能力,做到科学、合理、安全使用农药,那么随着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,用药将越来越规范、越来越安全。
农药工业网http://www.sa123.cn/独家新闻,禁止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