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高端品茶联系方式,同城喝茶联系电话,200块三小时服务,附近100米400三小时

  •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
  • 金旺智能
  •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
  • 作物123
  • 报告订阅咨询
当前位置: 首页 > >

一根毒豆角引发的思考

责任编辑:本站编辑 来源:农药工业网 日期:2011-08-25

    “现在种菜不容易,三天两头要打药,基本上没有不打药的蔬菜。”正在给豆角打药的合肥菜农老王显得很无奈。一根豆角“一生”要被“喂”11种农药,刚喷过农药的蔬菜第二天就被采摘下来,运往市场销售。(8月23日《新华网》)

 

    每当提起农药残留,农民和农药企业无疑成为众矢之的。农民被指责为了赚钱,大量使用农药;企业被指责,为了效益,排放三废污染环境,大肆生产、贩卖质量不过硬产品,民众们更是谈农药变色。

 

    农民打农药有可能颗粒无收,现在虫子抗药性极强,少打药都不见效。农民用药很盲目,不知道标准,不了解如何安全,没人指导,菜农只好乱打,浪费农药,同时加大了农残风险。刚开始使用那几年农药效果很好,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害虫抗药性小,另一方面当时很多都是高毒农药,效果立竿见影。

 

    政府禁用高毒农药,企业积极推广高效低毒农药,这启事件可以说更多的是使用中的问题,是农药检测不严格的问题。


    农民用药不科学,而且在用药后马上就卖入市场,都进一步加重了农药残留问题。农药在农作物上的相对有效期是有一定时间的。比如,“扑虱灵”它附作在作物上,第30天还足可以杀死稻飞虱; “敌杀死”聚酯类农药,杀虫期也有15天左右。安全期以后再采摘,农药残留就会小很多。


    我国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是分散经营,这不仅导致农户在种植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主要依靠经验,也使得从千家万户收上来的蔬菜难通过抽检来防控“农残”超标。没法有效指导菜农进行病虫害的科学防治,同时又不能严格实施蔬菜上市前的安全间隔期管理,尤其是对问题蔬菜不设任何农残检测。


    近来有慢农业,生态农业方面的试验田,一年两季。用牛粪代替化肥,用物理杀虫法代替杀虫剂,并利于土壤新陈代谢,虽说一箭双雕,但其可操作性仍未可知。


    解决农药残留问题,首先要培养农民安全农药意识,并改变其对高毒农药的依赖;同时做好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,尽早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和完备的“农残”检测监控体系。

 

    农药工业网http://www.sa123.cn/独家新闻,禁止转载。

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

电话:010-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