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创驰成功为起点 全面推进质量管理
责任编辑:许乾 来源:江苏安邦 日期:2011-10-12
九月是国家“质量月”,为了全面提升员工质量意识、增强企业竞争力,结合创驰成功,公司陆续开展了以“质量兴企、人人有责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,以质量求生存,以质量求发展,向质量要效益。
提高全员质量意识,培育企业质量文化
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,对于安邦而言,质量更是一种责任、一种态度、一种保障,是企业的立身之本、利润之源、品牌之魂。
质量是一种责任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意味着安全与信任;对于政府而言,意味着进步与和谐;而对于安邦而言,则意味着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。无数事实已经说明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企业要想站稳脚跟、赢得市场,最重要的是过硬的质量。“ANPON”商标由“知名商标”、“著名商标”,一步步成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正是源于卓越的产品质量。
质量是一种态度。同样的原料,同样的工艺,由不同的人操作有可能会生产出不同品质的成品。质量的控制在每一次投料、每一次巡检、每一道工序,需要企业时刻心系质量,需要质监部门严格把控,需要全体员工精益求精、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。
质量是一种保障。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:“什么是不简单,把每件简单的小事都做好就是不简单。”1985年,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。一年后,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。检查后,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存在划痕或轻微缺陷。虽然不影响制冷,但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,76台冰箱的售价相当于全厂员工3个月的工资。砸冰箱时,很多职工都心疼地流下了眼泪。但是,就是这一砸,砸出了员工的质量意识,把“海尔”做向了国际舞台。
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正是通过领导者带头引导,管理层专注执行,员工在平凡的工作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,是员工所肩负的责任,是领导对待质量的态度,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稳定的保障。
贯彻ISO9000标准,夯实质量管理基础
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,对质量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。有人认为ISO9000标准已经不再适用,但是从质量发展变化的趋势中,我们应该认识到以用户为导向的质量观念始终是质量管理的核心,质量管理的理念从未过时,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也未发生变化,只是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延伸扩大。体系的有效运行仍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,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,是质量管理取得成效的前提。
安邦公司从1997年开始推行ISO9000标准,1998年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,2004年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,2006年完成质量、环境、测量体系的整合,截至目前体系的运行已有十余年。虽然体系的运行在公司已经进入PDCA的良性循环,但今后的质量工作仍需继续推行ISO9000标准,按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,更加深入地研究质量技术方法应用的有效性,更加关注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的质量管理,通过实实在在的基础管理,通过一系列质量工具的应用,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。
推进卓越绩效模式,提升质量管理水平
卓越绩效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审标准,它是一套以顾客为导向、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和准则。虽说它是一个质量奖的评审标准,但是在此标准中“质量”的概念绝非仅限于产品和服务质量,而是扩展到过程质量、工作质量和体系质量、经营质量,追求组织的综合绩效表现,因此也有人称它为经营质量标准。它从领导、战略、顾客和市场、资源、过程管理、测量、分析与改进、经营结果等7个方面对一个企业的管理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,它不是终极模式,而是提供一种评价和改善系统,但对于追求卓越的企业,它可以采用这种整合化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,不断评价和改善自己的管理业绩,从而走向卓越。
近两年,中国化工集团正在全系统内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和持续改进活动,提出了引入全球最佳实践和世界级制造的目标,安邦公司也准备在今年开展提高吨盐酸(30%)产氯化氢量等六个持续改进项目,通过项目在原先培养的数十位黑带、绿带、黄带人员基础上,继续开展黄带人员培训。
相信创驰成功对于安邦来说仅是质量管理的一个新起点,今后公司将继续推行ISO9000体系,并通过卓越绩效模式的逐步实施,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,带动人才培养、项目建设等一系列工作,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和核心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