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高端品茶联系方式,同城喝茶联系电话,200块三小时服务,附近100米400三小时

  •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
  • 金旺智能
  •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
  • 作物123
  • 报告订阅咨询
当前位置: 首页 > >

外来入侵物种灾害多(之三)

责任编辑:汪建沃 来源: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 日期:2012-05-22

    外来入侵物种给入侵地往往带来严重的“生态灾难”,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“大敌”。我国也经受过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的破坏,真可谓是“大敌当前”,人们曾经“谈蝇色变”、“谈蚁色变”、“ 谈螺色变”。


   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、苹果螺,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。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,因其适应性强,繁殖迅速,很快成为“危害巨大”的外来入侵物种。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“粉红色的卵块”。贝壳外观与福寿螺相似。具一螺旋状的螺壳,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,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,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。头部具触角2对,前触角短,后触角长,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。螺体左边具1条粗大的肺吸管。成贝壳厚,壳高7cm,幼贝壳薄,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,壳脐深而宽。卵圆形,直径2mm,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,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,在5—6月的气温条件下,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,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。卵块椭圆形,大小不一,卵粒排列整齐,卵层不易脱落,鲜红色,小卵块仅数十粒,大的可达千粒以上。卵于夜间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,如茎秆、沟壁、墙壁、田埂、杂草等上,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,吞食浮游生物等。幼螺发育3—4个月后性成熟,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,一生均栖于淡水中,遇干旱则紧闭壳盖,静止不动,长达3—4个月或更长。


    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、饵料充足的淡水中,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,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,或浮于水面,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。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~32℃,超过35℃生长速度明显下降,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℃,最低临界水温为5℃。福寿螺食性广,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,主食浮萍、蔬菜、瓜果等,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,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。当没有更多食物时会食漂在水面的微小物质(身体倒过来用足运动沾物取食)。虽然是水生种类,但它可以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中“潜伏”度过6~8个月。一旦爆发洪水或被灌溉时,它们又能再次活跃起来。 


    福寿螺食量大,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,可造成严重减产,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。另外福寿螺的螺壳锋利,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,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。因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,繁殖量惊人,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,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。我国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重庆等地都曾遭受福寿螺的严重危害,不断上演“人螺大战”。


    为了避免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“悲剧重演”,我们应该从“源头”抓起,严格把好“引种”、“检疫”关,确保生态环境“安全”。

 

中国农药工业网 版权所有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通广大厦7层

电话:010-84885233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1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