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任编辑:韩丽生 来源:海利尔市场部 日期:2012-07-16
所谓“低价竞争”,就是企业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,从而产生销量,获得利润的一种方式。然而,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,造成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,利润空间越来越小,尤其是那些并未在市场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和质量信誉的企业,而且还习惯了以较低价格销售他们产品的企业来说,以低价来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还能走多远?他们的路在何方?
很多企业将竞争策略主要放在了低价竞争上了,而忽视了其他的竞争元素,最终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了相应的提高,销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,但企业的利润却在不断的下降,结果,很多企业为了以低价占领市场,不惜降低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,由此,许多不合格产品,“豆腐渣”工程相继出现,不但毁了自身企业的信誉和形象,也把整个行业搞乱了。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利润,是赚钱,没有足够的利润,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,市场竞争力就会下降,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。
低价竞争,毁了自己,伤了同行。随着原材料、人工等各项成本的不断上涨,低价竞争致使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越来越少,企业本身仅能维持生存,谈不上什么发展,造成行业的恶性循环,想提高服务,加大创新就也无从谈起了。
在成熟的行业市场,合理的低价竞争能促进企业节省费用、降低成本,对质量、技术、服务等才会真正给予重视。但在中国市场的特殊背景下,无序的低价竞争,让大家都受伤。一个成熟市场的竞争最终在于服务的竞争、技术的竞争和创新能力的竞争,市场在悄然发生着变化,身在其中的企业只有做到先知先觉,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未雨绸缪,防患未然。